新疆石油地质

中国近代18大地质学家,认识10个算你牛!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7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批人,一边忍受着战乱或者贫穷,一边行走在中华大地上,寻找着能保障整个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矿产资源,他们就是我国近代史上的地质学家。本期,《矿业界》梳理出中国近代史上18位地质学家的介绍,看看你能认识几位?

以下排列顺序按照姓氏排列,不代表影响力及学术排名

No 1

丁文江

黄汲清

中国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古生物地层学家、石油地质学家。1904年生于四川省仁寿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2年留学瑞士,193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考察欧美地质。1936年回国,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1937年任所长,1940年仍任地质主任。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西南地质局局长。1954年任全国矿产普查委员会常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学部首批学部委员。1956年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1957年任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兼大地构造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1979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理事长。1980年获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院荣誉博士学位。1982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1985年获美洲地质学会荣誉会员称号。1988年获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1994年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奖”优秀奖,同年3月22日在北京病逝。

黄汲清1929年参加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大调查。至1932年,发表了关于中国南方二叠纪珊瑚、腕足类的《中国古生物志》专著4部以及《二叠纪生物地层学之基础》。

黄汲清于1942年领导了新疆石油地质调查,1943年完成《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含油的新观点。1955-1957年,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工作规划,对以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的发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黄汲清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划分出中国若干地台和地槽褶皱带,又划分出古亚洲式、滨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大“构造域”。他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80年代以后,又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论结合起来,提出“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

黄汲清40年代曾领导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及1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又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矿产图等)的编绘。他是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黄汲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重要领导人,极其重视总结成就与经验,对地质学史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方面重要著作有:“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1983-1984)、“辛亥革命前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1982),“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1990)。他主持编纂的《翁文灏选集》(1989)和《丁文江选集》(1993)也是重要的学术遗产整理成果。

No 4

李春昱

中国地质学家,大地构造学家。1904年5月8日生于河南汲县。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入农矿部地质调查所工作。1929年参加丁文江领导的西南地质调查。1934年留学德国柏林大学,师从大地构造学权威H.施蒂勒。1937年获博士学位,旋及回国。1938年任四川省地质调查所所长。1939年兼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41年兼任中央大学地质系教授。1942年任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50年任东北地质矿产调查总队总队长。1951年任渭北煤田普查大队队长。1953年任华北地质局总工程师。1956年任地质部北方总局总工程师。1958年任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院区域地质室技术负责人。1965年任全国区域地质测量局技术负责人。1972年任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技术负责人。1978年任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1988年8月6日在北京病逝。

李春昱早年曾在河北、福建、四川、西康等地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他与谭锡畴在四川、西康地区连续工作两年多,发表了大量论著。他们联名发表的《四川西康地质矿产志》(1935,1958)是我国区域地质的重要专著,其中预测了四川中梁山煤田及若干油田,首次论证了云南石鼓附近金沙江袭夺红河河谷的重要现象。

上一篇:人物:疫情之下,石油科研人的坚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