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油地质

地质学论文_陆相页岩油储层微观孔喉结构表征与 

来源:新疆石油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2-02-09
文章目录

1 实验测试手段及样品特征

1.1 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手段

1.2 样品特征

2 微观孔隙结构表征及储层分类

2.1 孔隙类型

2.2 基于压汞法的孔喉结构表征及分类

2.3 基于核磁共振的孔隙分布及可动性表征

3 页岩油储层孔隙发育影响机制及分布规律

3.1 孔隙发育影响机制

3.2 优质储层空间分布规律

4 含油性影响因素及分级评价

4.1 含油性影响因素

4.2 含油性分级评价

5 结论

文章摘要:针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类型多样和油层甜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开展页岩油孔隙发育影响机制及含油性分级评价研究。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应用扫描电镜、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手段,研究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揭示孔隙发育及含油性影响机制,建立油层分类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芦草沟组发育粒间孔型、粒间-溶蚀-晶间孔型、溶蚀孔型、溶蚀-晶间孔型和晶间孔型5类储层,其中粒间孔型和溶蚀孔型物性及可动性最好,晶间孔型最差。(2)较高的偏粗组分数量、适中的白云石含量和低胶结物含量共同决定优质储层形成,优质储层分布受近物源、高能环境及古凹的控制。(3)源-储互层或一体型配置模式含油性好于邻源厚层型,15 nm和70 nm为芦草沟组能否含油及含油性变好的孔喉半径界限。(4)以孔喉结构与含油性关系为指导,划分出Ⅰ类油层、Ⅱ类油层和Ⅲ类油层。芦草沟组一段二亚段优质储层发育,源-储配置佳,油层甜点分布规模大。研究成果为芦草沟组页岩油油层分类评价及甜点预测提供了地质依据。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